贵州南猛:“网格+” 治理新模式 焕发乡村新活力
(资料图片)
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实习生 胡特旗 通讯员 文安炫
贵州省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坚持党建引领,立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纵深推进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“党小组+网格员+联户长”基层治理机制,实现了“零上访、零发案、零事故、零涉毒、零邪教”的目标。先后获得首批“中国传统村落”,全省全州“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”“贵州省少数民族(苗族)特色村寨”“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”等殊荣。
推进“党建+网格”,实现治理机制多元化。坚持党建引领,将党员先锋队、村民监督委员会、调解委员会、妇女儿童之家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等组织全部纳入网格服务联动共治,形成村两委总抓、网格员负责、联户长报道、全民参与的责任体系,更好地服务民生。当前,将南猛村193户划分为3个网格、13个联户单元、3个网格党小组,配备1名网格长、3名网格员、13名联户长,全面加强村民自治力量建设。
突出“法治+网格”,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。一是发挥网格员、联户长的作用,重点围绕精神障碍患者、刑满释放人员、社区矫正人员、涉毒人员、涉教人员、重点青少年等特殊人群重点人员的服务管理,做好婚恋纠纷、邻里纠纷、债务纠纷、安全隐患等方面排查化解工作。二是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方式,将人性化调解与地方特色相结合,运用“议榔”解调的方法,邀请“五老”“乡贤”等人员参与调解,将民歌、苗歌、酒歌等民族文化融入调解之中,提升调解成功率。三是积极开展普法宣传,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,大力争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,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法治阵地和法治长廊,开展“乡村振兴法治同行”普法宣传教育,充分利用民族节日将民族歌舞等元素融入普法宣传,将普法同人民调解相结合,维护良好法治秩序。近年来,开展普法宣传16次,惠及群众2600余人次;排查发现矛盾纠纷14起,调解成功14起,调解成功率100%;排查安全隐患47个,限时完成隐患整治47个,整治率100%,实现了“小事不出村”“矛盾不上交”的目标。
深化“联户+网格”,提升联农带农富农渠道。充分运用好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“党小组+网格员+联户长”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,发挥党小组战斗堡垒作用,积极推行“党小组+联户+庭院经济”的联户抱团发展模式,大力发展酿酒、芦笙制作、家用小菌棚、茶叶种植、庭院特色养殖等特色庭院经济,带动了190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500元。积极推进“积分制”管理,按照乡村振兴“产业兴旺,生态宜居,乡风文明,治理有效,生活富裕”总要求,科学制定《南猛村村民贡献度积分管理办法》,配套设计激励机制,推动“四控四减”移风易俗倡导行动落地见效。
实施“数字+网格”,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。深入推进“数字乡村”管理平台建设,运用数字乡村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治安防范能力,有效预防和制止各类可预见性案件的发生。